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外架搭设施工方案(最后定稿0

外架搭设施工方案(最后定稿0

来源:测品娱乐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0 二、工程概况 ............................................................................... 1 三、施工人员组织 ....................................................................... 1 四、构配件 ................................................................................... 2 五、构配件的检查验收 ............................................................... 2 六、双排钢管外脚手架搭设构造要求 ........................................ 3 七、双排外脚手架搭设的施工 ................................................... 7 八、脚手架搭设的检查与验收 ................................................... 9 九、脚手架搭设的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 9 十、外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措施 ................................................. 11 十一、脚手架搭设设计与验算 ................................................. 12 十二、安全注意事项 ................................................................. 18

1

脚手架工程搭设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 施工图纸:八桂绿城二期-—苏堤春晓B01~B42栋栋建设图、结施图 1—2 主要规范、规程: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580-91) 1-3 参考手册

1)建筑施工手册 (1999.1) 2)简明施工计算手册(1999。7) 3)实用建筑施工安全手册(1999.7) 4)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1994.5)

0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南宁市壮锦大道31号。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3层,建筑物总高度12。3M,本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三、施工人员组织

3-1 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必然保障,也是我项目部创建“安全生产”“文明现场”的根本要求。为此项目经理部成立以公司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 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

组长:王勇(分公司经理)——负责协调工作; 副组长:黄新红(项目经理)—-现场施工总指挥 组员:毛红彬(现场技术负责人)-—技术部署、方案编制 罗明红(施工员)——技术交底 杨涛(质检员)——现场施协调 梁柏全(安全员)--现场施工安全检查

3—2 本工程为42栋独体别墅。每栋外架周长在52米左右。因此一般情况下,搭设外脚手架的架子工有4~5人即可。

3—3 参与施工的架子工必须有特殊工种上岗证,施工前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后才能上岗。

1

四、构配件

4—1 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流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4-2 脚手架钢管的尺寸按下表采用。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宜采用φ48×3。5钢管。

脚手架钢管尺寸(mm)

截止尺寸 外径φd 48 51 壁厚t 3。5 2200 3。0 4-3 严禁两种不同规格的钢管混用。

4-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伸,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4-5 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采用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

6500 最大长度 模向水平杆 其它杆 五、构配件的检查验收

构配件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进场使用。 5—1 新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

2

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

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痕。

5-2 旧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表面锈蚀深度应≤0。5mm。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各种杆件端部≤1。5米弯曲△≤5mm。

b、立杆钢管3~4m长弯曲范围内△≤12mm;4~6。5m弯曲△≤20mm。 c、水平杆、斜杆的钢管≤6。5时弯曲△≤30mm。

5—3 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杆必须更换。

3)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5—4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管和扣件,必须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按规定取样送安监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六、双排钢管外脚手架搭设构造要求

6—1 脚手架的设计尺寸 1)立杆横距1.05米

2)立杆纵距1.80米,局部如需调整均不得大于1。8米。 3)纵向横杆步距1.80米

3

4)小横杆水平间距0.9米。 6-2 纵向水平杆的搭设要求:

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连接。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 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3)纵向水平杆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4)每步架架体外侧在两步纵向水平杆之间增加一道纵向水平模杆作为防护栏杆。

6-3 模向水平杆的构造要求

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上,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不应大于0。4L(L为立杆横距),且不应大于500mm.

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向1/2.

3)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6—4 脚手板的设置要求

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2)竹串片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

4

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4)施工层的架体外侧用竹串片脚手板侧立固定在架体上,作为挡脚板。 5)脚手架首先和第六步架满铺脚手板作架体封闭用。封闭用脚手架不得随便拆卸。

6-5 立杆的设置构选要求

1)每根立杆底部位设置底座或垫板

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当地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的设备见本方案“连墙件设置要求\"。

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5)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6)立杆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不应小于1m。

7)立杆的端部宜高出女儿墙1m,高出檐口坡1.5m。

5

6—6 连墙件的设置要求

1)连墙件按2步3跨设置。连墙件的拉筋必须在楼层砼结构中埋设. 2)连墙件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只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3)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宜靠近主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cm。

b、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措施固定。

c、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设置。 4)连墙件的构选应符合下列规定

a、连墙件中的拉筋宜呈现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b、连墙体采用拉筋配合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使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c、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这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支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mm,抛撑之在连墙件搭设之后方可拆除。

6-7 剪刀撑的设置

1)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俩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边疆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2)剪刀撑斜杆与地面成45°倾角。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不得超过7根.

3)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

6

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七、双排外脚手架搭设的施工

7-1 施工准备

1)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按规定对钢管、扣件、脚手架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3)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4)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5)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有脚手架使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7-2 地基与基础

1)脚手架地基必须平整、密实,有松填土时必须分层夯实. 2)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

3)脚手架地基必须按脚手架投影范围内用C10砼进行地面硬化,并在小靠建筑物的一侧加宽300mm。砼厚度在60~80mm。

4)脚手架基础验收合格后,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a、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b、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各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c、开始搭设立杆,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7

d、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e、顶层立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坡1m,高出檐口坡1.5m。

5)纵向水平杆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纵赂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至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b、在每跨的中部设置一根非支节点横向水平杆,以支承竹串片脚手架,其两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c、双排脚手架的水平杆靠墙一端至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m. 7)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其构造要求按本方案第6—5条要求施工。

8)连墙体的设置按本方案第6-6条要求施工。 9)剪刀撑的设置按本方案第6—7条要求施工。 10)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脚手板应满铺,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b、脚手板对接或搭接时,根据本方案第6-4条要求进行施工;脚手板探头应用直径3.2mm的镀锌铁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c、在拐角、斜运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模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d、在首步架上满铺一层脚手板,并不得拆除。

8

八、脚手架搭设的检查与验收

8-1 构配件的检查与验收,按本方案第五条进行.

8-2 脚手架及地基基础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验收,未经检查验收,不得进行下步施工和使用。

a、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b、作业层上施工加荷载前;

c、按建筑物自然层高每层搭设完成后; d、达到设计高度后; e、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 f、停用超过一个月。

按建筑物自然层高每层搭设完成后,应经自检、专职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报公司安全部门验收

达到设计高度后,在自检及公司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申报安监站验收。 8-3 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a、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体、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b、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c、扣件螺杆是否松动;

d、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e)是否超载

九、脚手架搭设的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1、地基基础表面坚实、平整、积水;地面混凝土硬化;垫板不晃动;底座

9

不滑动,沉降量<10mm。

2、立杆垂直

最后验收时垂直度20~80mm,允许偏差±100mm. 搭设中检查的允许垂直偏差(总高度为20米以内)

搭设中的高度 H=2m H=10m H=20m 3、间距允许偏差

步距±20mm,纵距±50mm;横距20mm。 4、纵向水平杆高差允许值

一根杆的两端±20mm;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20. 5、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偏差:-50mm。 6、扣件安装技术要求:

a)主节点外各扣件中心点相互距离a≤150mm; b)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a≥500mm; c)立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a≤h/3(h为步高);

d)纵向水平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a≤la/3(la为主杆间距); e)扣件螺杆拧紧,扭力矩:40~65N—m。 7、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5°~60°。

8、脚手板外伸长度:对接时a=130~150mm,L≤300mm(L为两板探头总*);搭接时a≥100mm,L≥200mm(L为两板重叠部份)。

允许偏差 ±7mm ±50mm ±100mm 10

十、外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措施

10-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凡患有高血压、贫血病、心脏病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一律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10-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10—3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或钢管脚手架安全规范》(JGJ130—2001)中的有关规定。

10-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吊起重设备。

10—5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雨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

10—6定期对脚手架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

10-7脚手架外侧设置密目式安全网.安全网须取得安监部门准用证后方可使用.安全网与架体间必须联结严密、牢固.

10—8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折除下列杆件: 1)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2)连墙件

10—9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10-10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11

十一、脚手架搭设设计与验算

11—1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施工特点,建筑物四周搭设落地式、全高全封闭的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此架为一架三用,既用于结构和装修施工,同时兼作安全防护。荷载按结构荷载考虑,要求二层同时作业。脚手架采用双排单立杆。立杆距结构外沿(无悬挑)0。35m。立杆纵柜1。8m,立杆横距1.0m,水平杆步距1。80m。如图1、图2所示。架体最高18。3米,连墙件高度方向按隔步设置。

11-2脚手架验算 1)大横杆的验算:

大横杆按照三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距和变形。

a)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35KN/m2×1.0m=0。35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 KN/m2×1。0m=3.0KN/m 静荷载的的计算值:q1=1.2×(0。038+0。35)=0.466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q2=1.4×3.0=4.20 KN/m 荷载组合的计算值:q3=0.466+4=4.666 KN/m 均布荷载在大横杆中部附加小横杆上产生集中荷载 F=4。666×1.0÷2=2。333 KN/m b)强度计算:

12

最大弯距考虑为三等跨连续梁,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弯距 跨中最大弯距M1=0.175×2.379×1.8=0。749 KN/m 支座最大弯距M2=-0。15×2.379×1.8=0.2 KN/m 选择最大弯距:M=.0749 KN·m进行强度验算 Q=0。2×106/5080=120。378N/mm2 小于[f]=205。0N/mm2 可 c)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等跨连续梁,每跨中集中荷载作用的挠度计算公式W=系数× 系数的最大值1.146

静荷载标准值:q=P1+P2=0.038+0。35=0.388KN/m 活荷载标准值:Q=4.20 KN/m

作用于跨中集中荷载F=(0.388+4.20)×1。0÷2=2.294 KN/m=2.94×103N I=12.19cm4=12.19×104mm E=2.06×105(N/mm2) 最大挠度W=1.146×=1.78mm 小于容许挠度[u]=L/150或10mm 2)小横杆的验算

小横杆按照筒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a)荷载值的计算

小横杆的自垂标准 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 KN/m2×0。9m=0.315KN/m 活荷载的标准值 Q=3。0KN/m2×0。9m=2.70 KN/m

荷载的计算值 q=1.2×(0.038+0.315)+1。4×2。70=4.204 KN/m

13

小横杆计算*图

b)强度计算:

按筒支梁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 M=×4.204×1.02=0.526 KN·m O=m/w=0.526×106/5。08×103=103。54N/mm2 小于[f]=205.0N/mm2 c)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荷支梁均布荷载的挠度 Wmax=

静荷载标准值:q1=P1+P2=0.038+0。315=0。353KN/m 活荷载标准值:q2=2。70 KN/m q=q1+q2=3.053 KN/m E=2.06×105(N/mm2) I=12。19cm4

最大挠度Wmax=5×3。053N/mm×103mm4

384×2.06×105 N/mm2×12.19×104mm4

=1.583mm

1。583mm[V]=L/150或10mm (可) 3)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下式计算(规范5.2。5)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每跨横向水平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2×2(根)=0。0912KN

14

每跨纵向水平杆的自重标准值 P2=0.038×1.8×2(根)=0。1368KN 每跨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3=0.350KN/m2×1.8m×1.0m=0.630KN 每跨活荷载的标准值 Q=3。00KN/m2×1。8m×1。0m=5。4KN 每跨荷载的计算值R=1.2×(0。0912+0.1368+0.630)+1.4×5.4=8.590KN 每距根立杆共用2个扣

R=8.590N<Rc×2=8.0×2=16.0N (可)

4)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a)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包括如下内容:

竹串片脚手架G1 0.35KN/m2×1。8m×1.0m×2层=1.26KN 栏杆、竹串片脚手档板G2 0.14KN/m×1.8m=0。252KN

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 0.005KN/m2×1。8m×18。0米=0.162KN

以上荷载由两根立根承载,即每根立杆承载为 (1.26+0.252+0。162)÷2=0.837KN 每根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 G4=0。1346×18.0=2.423KN

静荷载标准值 NG=0.837+2.423=3.26KN

b)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点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按2层同时作业,活荷载标准值:

NO=3.0×1.80×1.0×1/2×2=5.40KN c)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k=0.7M2·Us·Wo

15

其中 M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0.84 Us——风荷载体型系数,取1.34

Wo——基本风压,按照《钢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的规范采用 Wo=0.350KN/m2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

Wx=0.7×0。84×1.3×0。35=0.268KN/m2 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f

式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1.2×3。26+1。4×5。4=11.472KN A—立杆的截后面积,取4。cm2 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205N/mm2 ==145.72N/mm2

小于f=205N /mm2 (可) 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f

立杆的轴心在压力设计值N=永久荷载+0。85(施工均布活荷载+风荷载)

=(1.26+0。252+0.162)÷1.75+0。85(5。40+0。268) =7。405KN

式中M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距,由下列公式计算:

16

Mw=0.85×1。4Mwk== =0。186KN·

m

W—截口模数,查表得W=5。08cm3 +=+=130.67N/mm2 小于f=205 N/mm2 6)连墙体的计算

连墙体的轴向力值应按下式计算: NL= NLW+No

式中 NL-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Lw—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设计值

No—连墙件约来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取5KN 风荷载基本风无值 Wk=0。247KN/m2;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12。96m2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所产生的轴向力No=5。00KN;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Lw=1。4×wk×Aw=1。4×0。247×12.96=4。481KN 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NL=NL+NO=4.481+5.00=9。481KN 预埋Φ6.5圆钢拉筋抗拉强度 370N/mm2×33。2mm2=12。284KN 大于NL=9。481KN 7)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地基承载力值按下式计算: fg=Kc·fgk=170×0.5=85.0KN/m2

式中Kc—脚手架地基承载力值调整系数,按粘土取Kc=0.500

17

fg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取fgk=170.00KN/m2;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N/A=7。405/0。1=74.05KN/m2 P=74。05KN/m2≤fg=85.00KN/m2 (可)

十二、安全注意事项

1、建筑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应熟知本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作业和作业中玩笑戏闹,禁赤脚,禁穿硬底鞋、拖鞋和带钉鞋等,穿着要灵便.

2、必须正确全用个人防护用品及熟知“三宝”的正确使用方法。 3、架子工在高处作业使用的材料、工具,必须绳索传递,严禁抛递掷.

4、架子工安全操作应遵守的“十一道关”。

1)人员关。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痢病、晕高、视力不够等不适合做高处作业的人员,未取行架子工特种作业上岗操作证的人员,均不得从事架子高空作业。

2)材质关.脚手架所需用的材料,机件等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经过验收合格才能使用,不合格的决不能使用。

3)尺寸关.必须按规定的立杆、横杆、剪刀撑,护身栏等间距尺寸搭设,上下接头要错开。

4)地基关。土壤必须夯实,立杆要插在底座上,下铺5cm厚的垫板,并加绑扫地杆,要能排出雨水。高层脚手架基础要经过计算,采取加固措施。

5)防护关。作业层内侧脚手板与墙距离不得大于15cm,外侧必须搭

18

设护身栏和挡脚板,挡脚板要牢固严密,或立档安全网下口封牢。10m以上的脚手架,应在操作层下一步架搭设一层脚手极,以保证安全.如因材料不足不能设安全层时,可在操作层下一步架铺设一层安全网,以防坠落。

6)铺板关。脚手架必须满铺,牢固,不得有空隙、探头板和飞跳板。要经常清除板上杂物,保持清洁平整,操作层有坡度的,脚手板必须和小横杆用φ3。2镀锌铁丝扎牢。

7)稳定关。必须按规定设剪刀撑。30m以上的脚手架剪刀撑应用双杆。必须按楼层与墙体拉接牢固,每层拉接点水平距离不得超过4m。

8)承重关。荷载不得超过规定,在脚手架上堆砖,只允许单行侧摆三层。

9)上下关。工人安全上下、安全行走必须走斜道和阶梯,严禁施工人员从架子爬上爬下。

10)雷电关。脚手架高于周围避雷设施的必须安装避雷针,接地电阻不得小于10Ω。在带电设备附近搭拆脚手架时应停电进行。或者遵守下列规定:严禁跨越35KV及以上带电设备;10KV及以下,水平和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m。

11)检验关。架子搭好后,必须经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上架操作。要加强使用过程中的检查,分层搭设。分层验收,分层使用,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大风、大雨后也要认真检查.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