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读后感
这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纸上太极。第二部分书法与修行。第三部分,修书问道。这本书名,书法的生活美。我想书法不是的应该是和生活结合,书法也不至于学技术,还要学习如何使书法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第一部分为六个分支,分别从怎样开始写字、书法如道、纸、墨、笔描写。作者说写字磨墨把所有的焦躁不安都缓缓的磨进乌黑发亮的墨液中,磨练出焕发而内敛的精气神。这也是写书法的前提,定静生慧,专注精心才能把字出气韵和精神。古人说,写字前要摒除杂念,调和气息,思考文字的意境,想象提笔写字的状态,当身心都进入和谐状态时,才开始写字。写字的姿势如佛安坐垂目,双手自在环抱太极。但是写字必须要悬腕吗?作者也说到,越分析的那么细致,根本就是胡说八道。写字时专注于写字本身,越去记那个手指,胳膊怎么安放越写不好。就连苏东坡写字的方法是,方勾,枕腕,斜管。再把北宋四家研究一遍,发现原来,四个人的写字习惯和爱好都不一样,拿笔的方式都不一样。这通通的不一样,为作者打开了一扇门,写字就不要有那么多规矩,写起来自己快乐多了。写字是放松,去用心认识每一个字。就像临贴,我想书法的唯一途径就是临摹字帖,作者也说,因为技术需要锤炼和时间的沉淀。即使已经很熟悉的字帖,你也会发现竟然有那么多的细节没有看到。
第二部分书法与修行,从九个分支描述。分别从,书法的修行、襌与书法、字如其人、悬腕写字、书法与技术、书法的理性与感性、
日常生活中的写字、书法的生活美学、为什么要认识书法。作者说到书法与襌的不同,襌是一种主张完全放空后的境界,书法却是完全专注在自己的意念当中,襌空而书有,两者本质上不同。其实我不是很赞同这个观点,虽然只是初学者,我觉得书法最终呈现的也是一种空,写字只是载体,最终还是放空自己,从书法中解脱出来,就像庄子在庖丁解牛中说到技与道的关系。
第三部分,修书问道。从修书问道、师徒于师生、道家王淮、等七部分描述。其中讲到对他影响特别大的一位老师王淮。王老师名言是,思想和数学一样,小数点都不能错过。可想而知,他是多么严谨博学的老师。我想人这一身都遇到一个好老师,真是很幸运。其实看完整本书,刚开始很吸引我,后面有些观点不能苟同。但是,整体的感受还是挺好的,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