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D.向AgCl的悬浊液中滴加浓氨水,沉淀溶解,说明AgCl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7. 次磷酸盐可用于化学镀铜,向盛有次磷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铁质容器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容器内壁形成牢固的铜镀层,其原理为H2PO2+Cu+X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次磷酸根离子得电子,表现还原性 B.该反应每消耗3 mol X,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C.若将硫酸铜溶液换成银溶液,容器内壁不会形成镀层 D.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8.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被氧化 B. 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是:O2+4e-+2H2O
4OH-
-
-
2+
-
-1
-1
-1
PO4+Cu+H2O(未配平),
3-
C. 将地下钢管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用来保护钢管 D. 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9.已知某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 关该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外电路电子从B极移向A极 B.溶液中H由B极区移向A极区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B极区溶液的pH减小
D.A极电极反应式为:CH3COOH - 8e+2H2O=2CO2 +8H
10.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mol·L,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 c (K)为2 mol·L B.上述电解过程转移2 mol电子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
11.250℃和1.01×10Pa时,反应 2N2O5(g)=4NO2(g)+O2(g) △H=+56.76kJ/mol,自发进行
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5
+
-1
+
-1-
+
+
-1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焓增大的效应
12.已知盐酸是强酸,在下列叙述中,能说明
醋酸是弱酸的是
A.将pH=4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水的量少 B.盐酸和醋酸都可用相应的钠盐与同浓度硫酸反应制取
C.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钠盐固体,醋酸的pH变大 D.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跟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起始速率相等
13.向含1 mol Na2CO3的溶液中,通入0.5 mol Cl2,得到含有NaClO的溶液,有关该溶液 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主要成分为NaCl、NaClO和NaHCO3 B.c(Cl)= c(ClO)
C.2c(Na)= c(CO3)+c(HCO3)+c(H2CO3) D.c(Na)= c(Cl)+c(ClO)+2c(CO3)+c(HCO3
-
+
2-
-
+
-
-
2-
-
-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1.1 1.0 0.6 0.4 平衡常数 1.7 )
1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变压强不一定能改变有气体参与反应的速率
B.增大浓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大浓度增加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温度升高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 D.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原因是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
15.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A和0.8mol B,反应初始4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s时c(B)为0.76mol/L B.830℃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0.4
pC(s)+qQ(g)当m、n、p、q为任
16. 在一个恒容绝热的容器内发生反应: mA(g)+nB(g)
意
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体系的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③生成物C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n v(A) = m v(B) 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q mol Q也断键反应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⑥
17. 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在指定的环境下大量共存的是: A .在pH = 0的溶液中:Na、K、MnO4、I B. 中性溶液中:K、SO4、Fe、Na C.c(H)/c(OH)=10的溶液中:Na、K、CO3、S D. 水电离出的H为10溶液:K、NH4、Cl、HCO3 18. 生产中,500℃时,NH3和O2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 4NH3 (g) + 5O2 (g)K=1.1×10
② 4NH3 (g) + 4O2 (g)
③ 4NH3 (g) + 3O2 (g)
K=7.1×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则反应的②K不变,反应①和③的K减小 B.500℃时,2NH3 (g) + 2O2 (g)
N2O (g) + 3H2O (g) K=2.2×10
-1
28
34
26
+
-12
+
+
--+
--3
+
+
2-2-+
+
--+
2-3+
+
4NO (g) + 6H2O (g) ; △H = -907.2kJ·mol
-1
2N2O (g) + 6H2O (g) ; △H= -1104.9kJ·mol K=4.4×10
2N2 (g) + 6H2O (g) ; △H= -1269.2kJ·mol
-1
-128
C.500℃时,N2 (g) + O2 (g)= 2NO (g) △H = +181 kJ·mol
D.500℃时,2 mol NH3 与2.5 mol O2混合发生反应①,可放出热量453.6 kJ 19. 常温下,向20 mL 0.01mol/L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 入0.01mol/L 的NaOH溶液,溶液中水所电离出的c(H)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a到c,醋酸的电离始终受到促进
B.a、d对应的纵坐标数值分别是:>10、>10 C.b点:2c(Na)=c(CH3COO)+c(CH3COOH)
D.从b→c的过程中,既存在着pH=7的点,也存在着溶液中水所电离出的c(H)=10的点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①pH=0的溶液中Fe与S因发生双水解而不共存 ②MgCl2溶液蒸干后得MgO固体,如果想要得到MgCl2固体应通入HCl的气流 ③将0.1mol的Na2CO3溶于水中,形成溶液中阴离子
3+
2-+
-7
+
--12
-7
+
总 数小于0.1NA ④已知:AgCl(s) Ag(aq)+Cl(aq) ,加水稀释平衡右移,c(Ag)减小。 ⑤HCO3和AlO2 在溶液中因为互相抑制水解而大量共存 ⑥将I2加入NaHSO3溶液中发生反应:HSO3+I2+3OH= SO4+2I+2H2O ⑦ pH=2的盐酸和醋酸,均稀释到pH=5,醋酸加水量大 ⑧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c(HSO3)将增大 A.2个 B.4个 C.5个 D.7个 二.非选择题(共3题,40分)
21.(15分)能源和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目前“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甲烷自热重整是一种先进的制氢方法,
其反应方程式为CH4(g) +H2O (g) =CO (g) +3H2(g) 。 阅读下图,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H=____________kJ·mol。
-12----
2----
+-+
Ⅱ.收集和利用CO2是环境保护的热点课题。
500℃时,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发生如下反应:
CO2(g) +3H2 (g) =CH3OH (g) +H2O (g) △H<0,测得CO2和CH3OH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0~10 min内v(H2)=_____________,
A点含义是_____________。
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 (2)反应在500℃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 CH3OH的浓度以每分钟0. 030 mol/L逐渐增大,经5 min
又达到新平衡。T______(填“>”、“<”或“=”)500℃,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3)温度为T时,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增大一倍。
平衡向___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Ⅲ.电化学法处理SO2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利用双氧水吸收SO2可消除SO2污染,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1)石墨1为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2)若11.2 L(标准状况)SO2参与反应,则迁移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22.(10分)以工业废铁屑(含有一些不溶于酸的杂质)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铵和氧化
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下:
(1)反应I加入NH4HCO3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酸,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 (2)操作①名称是____________,检验反应Ⅱ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工业生产上常在反应Ⅲ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醇类溶剂,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己知FeCO3的Ksp=2×10,反应I中Fe完全沉淀后,溶液中c(CO3)=____________; (5)写出FeCO3在空气中锻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6) NH4Cl溶液显酸性,其浓溶液可用于除去铁锈,其原理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
23.(15分)NaCN为剧毒无机物。某兴趣小组查资料得知,实验室里的NaCN溶液可用Na2S2O3
溶液进行解毒销毁,他们开展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实验Ⅰ.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的制备: 已知Na2S2O3·5H2O对热不稳定,超过48℃即开始丢失结晶水。现以Na2CO3和Na2S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混合溶液及SO2气体为原料,采用如图装置制备Na2S2O3·5H2O。
(1)将Na2S和Na2CO3按反应要求的比例一并放入三 颈烧瓶中,注入150 mL蒸馏水使其溶解,在蒸馏烧瓶中加入Na2SO3固体,在分液漏斗中注入____________(填以下选择项的字母),并按下图安装好装置,进行反应。
A.稀盐酸 B.浓盐酸 C.70%的硫酸 D.稀
(2)pH小于7会引起Na2S2O3溶液的变质反应,会出现淡黄色浑浊。反应约半小时,当溶
-11
2+
2-+
(NH4)2S2O8溶液
液pH接近或不小于7时,即可停止通气和加热。如果通入SO2过量,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产品纯度的检测:
(3)已知:Na2S2O3·5H2O的摩尔质量为248 g/mol;2Na2S2O3+I2=2NaI+Na2S4O6。取晶体样 品a g,加水溶解后,滴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010 mol/L碘水滴定到终点时,消耗碘水溶液
v mL。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②该样品纯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过程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锥形瓶未用Na2S2O3溶液润洗 C.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实验Ⅲ.有毒废水的处理:
(5)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采取系列防护措施及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实验:
向装有2 mL 0.1 mol/L 的NaCN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 mL 0.1mol/L 的Na2S2O3溶液,两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滴入盛有10 mL 0.1 mol/L FeCl3溶液的小烧杯,溶液呈现血红色,请写出Na2S2O3解毒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B.锥形瓶中溶液变蓝后立刻停止滴定,进行读数
D.滴定管尖嘴内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点发现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