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找次品》教学设计
独城中心小学 宋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 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教学难点:总结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准备学具,教师播放《跷跷板》音乐和动画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
同学们,前几天我校举办了乒乓球比赛,比赛进行的如火如荼精彩绝伦,参赛者英姿飒爽各显神通,观众人山人海,看得专心致志。你们这么喜欢乒乓球,但是你们知道吗?国际上对乒乓球有着严格的规定,并不是生产出的所有乒乓球都是合格的,一个合格的乒乓球的重量必须介于2.53—2.70g之间,而不在此期间的都是不合格品,称之为“次品”。(引出“次品”,让学生明白什么叫“次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关于乒乓球中的次品问题。
2.展示课题。课题中出现错别字,学生发现。
这里原来也有次品,同学们找次品的能力真强,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那今天的这堂课肯定对你们而言小意思啦!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出示图片
师:老师这里有一袋乒乓球,你们能找出里面的次品吗?可以借助工具。(生自由发言)学生刚刚提到了用天平,这个主意真不错,跟老师想到一起去了。
2.展示问题
原来这个袋子里有81个乒乓球,而且只有一个球稍重,现在想让你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去把这个次品找出来,你需要称多少次?
1)了解天平的用法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或是说有什么不解的地方吗?(引导学生指出没有砝码怎么测)对啊,没有砝码怎么测?(生自由回答)现在你们的问题解决了,现在解决黑板上的这个问题吧。
2)寻找解释关键字
师:在这道题目中,有没有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地方?(找出关键字:只有、稍重、最少、保证)保证,说明了称的时候我们不能考虑运气,比如今天运气特别好第一次称就拿到了次品,一定要考虑到最差的情况,每次拿出来称的里面都不是你想要的。
3)自由发言
师:既然我们已经理解了题目的要求,那你们能不能告诉我最少多少次?老师发现你们很多人的表情都是这样的(出示“晕”的图片),为什么会这样呢?(生回答题目太难不会做)
3.体会化繁为简
师: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的难事,总是从容易的部分开始解决。面对这么多球,我们往往可以采用一种策略,谁知道是什么?(化简)对,面对如此难的题目时,我们可以把它变的稍微简单一些,81个找不出来,那就找2个,3个,如果改成这样你们会吗?
1)第一次探究2个
师:谁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找出次品的?
生:天平的左右两边放一个,下沉的一边就是次品。
师:回答的真好,掌声鼓励(鼓掌),那哪位同学能够一边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一边表达出来呢?(师示意用双手当作天平托盘)
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板书。并且解释书写格式及含义。
师:当2个球中用一个次品时,我们需要称几次呢?(齐答1次)
2)第二次探究3个
师:那三个球中有一个次品,你们怎么把它找出来?同桌之间讨论。
师:谁让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
生:先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各方一个球,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沉下去的那边就是重球;如果天平平衡,那边剩下的那个球就是重球。
师;说得真完整,把所有情况都说出来了,而且还用了“如果……那么……”这样的关联词将这么复杂的逻辑关系轻松表达出来了,值得表演。(鼓掌)那你称了几次呢?(一次)
3)比较两次探究
师:我们研究了2个球,也研究了3个球,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发现球的个数增加了,但称的次数却还是一次)对啊,怎么回事呢?对于这个问题,你想说什么?生各抒己见。
师小结:天平原本就有两个托盘,左右各放一个,2个球就找出了其中的次品,3个球虽然还有一个没称,但是经过我们的大脑推理可以推测出剩下的第三个球的情况了,也就是说其实第三个球相当于已经称了。所以天平不只有两个托盘,还有第三个托盘哦,同学们,你们看见了第三个托盘吗?如果你只看见了天平有两个托盘,那你只能在1/2中找次品;但如果你能看见第三个托盘,那你只需要在1/3中找次品了,这样找次品是不是容易了很多呢?
4)第三次探究8个
师:简单的我们已经找过了,接下我们加点难度好不好?接下来我们探究几个?8个怎么样?你们自己在草稿本上完成。(学生思考,点名回答)
生1:把8个球分成2份,每份4个……
生2:把球分称三份,分别是3个、3个、2个……
生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你们的方法真多,还有没别的方法?8个球中一个次品最少几次呢?(再次确认没有后,进入下一环节)
5)第四次探究9个
师:你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真强,那9个球你们能不能也快速找出?(找多人回答,寻找多种不同的答案,只要合理都要给予肯定赞许)
6)再次比较总结
师:刚刚我们探究了8个球和9个球,现在老师把它们放一起,大家来对比看看,你们能用那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又会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要将球分成三份称,而且分的个数要尽量相差1个。
师:原来你们不单单有一双如此美丽的眼睛,还有一个善于总结归纳的头脑,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们了!老师把你们说的话改写成了这样的形式,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啊,知道是哪首儿歌吗?知道的我们就一起把它唱出来!(播放音乐)
4.拓展练习
师:既然你们都已经自己总结归纳出了找次品的方法,那如果27个球中有1个次品,你能不能迅速将它找出来?28个球中一个次品呢?刚开始那道让你们所有人犯晕的题目现在能解决了吗?让我们回到过去。(学生解决,然后点名回答问题)
三、全课小结
师:我们今天上了一堂什么课?(找次品)难不难?(刚开始难,后来不难了)那以后碰到了难的课怎么办?(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对啦,以后碰到了难题千万别放弃,先从容易的着手,慢慢攻克。最后再送你们一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你们所有人都能够在学习这条路上能走的越来越远!
板书设计:
找次品
2个(,1)1次 3个(,1,1) 1次
(1,1,)1次
8个(4,④)→(2,)→(1,)3次
(,3,2)→(,1)2次
9个(3,,3)→(,1,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