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772653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6.16
(21)申请号 201921632655.5(22)申请日 2019.09.28
(73)专利权人 广东新鸿发厨房设备工程有限公
司
地址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古劳镇
三连工业区(72)发明人 陈国雄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罗晓林(51)Int.Cl.
F24F 7/06(2006.01)F24F 13/02(2006.01)F24F 13/2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0772653 U(54)实用新型名称
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其包括送风壳体,送风壳体一端设置有进风口,送风壳体内靠近进风口处固定设置有风机,
出风口处设置有送风壳体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
安装柱,安装柱上端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一端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与安装柱固定连接,安装柱中部开设有缓流腔,安装柱周侧间隔开设有多个通风槽,通风槽一端与缓流腔连通,通风槽呈弧状设置,通风槽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出风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送风壳体一侧设置安装柱,在安装柱内设置缓流腔及弧形的通风槽,配合在通风槽端部设置出风嘴,使得从通风槽出来的气流是朝出风嘴导送方向喷射而出,再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安装柱转动达到调节出风嘴出风角度的目的。
CN 21077265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壳体,所述送风壳体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送风壳体内靠近进风口处固定设置有风机,所述送风壳体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端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一端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安装柱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柱中部开设有缓流腔,所述安装柱周侧间隔开设有多个通风槽,所述通风槽一端与缓流腔连通,所述通风槽呈弧状设置,所述通风槽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出风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壳体内侧部靠近安装柱周缘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紧贴安装柱周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下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送风壳体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固定座固定在送风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壳体内设置有过滤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壳体于出风口处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围设在安装柱下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为圆柱体状构造。
2
CN 210772653 U
说 明 书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
背景技术
[0002]厨房里面的温度是比较恶劣的,所以厨房里面必须要有送风装置,厨房内的排风量比较大,现有的厨房送风装置出风口风向单一,使得在对厨房进行送风时不能满足各方向的送风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节送风方向的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其包括送风壳体,所述送风壳体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送风壳体内靠近进风口处固定设置有风机,所述送风壳体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端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一端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安装柱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柱中部开设有缓流腔,所述安装柱周侧间隔开设有多个通风槽,所述通风槽一端与缓流腔连通,所述通风槽呈弧状设置,所述通风槽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出风嘴。[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壳体内侧部靠近安装柱周缘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紧贴安装柱周侧设置。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下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送风壳体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固定座固定在送风壳体上。[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壳体内设置有过滤网板。[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壳体于出风口处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围设在安装柱下端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柱为圆柱体状构造。[00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通过在送风壳体一侧设置安装柱,在安装柱内设置缓流腔及弧形的通风槽,配合在通风槽端部设置出风嘴,使得从通风槽出来的气流是朝出风嘴导送方向喷射而出,再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安装柱转动达到调节出风嘴出风角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送风壳体与安装柱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
3
CN 210772653 U
说 明 书
2/3页
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1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包括送风壳体10,所述送风壳体10一端设置有进风口11,所述进风口11与室外新鲜空气流通,所述送风壳体10内靠近进风口11处固定设置有风机20,所述风机20用于将外部空气导送至送风壳体10内。[0015]所述送风壳体10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12,所述出风口12处设置有安装柱30,所述安装柱30上端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40,所述驱动电机40一端设置有驱动轴41,所述驱动轴41与安装柱30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0带动驱动轴41转动,所述驱动轴41带动安装柱30转动。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40下端设置有固定座42,所述固定座42固定在送风壳体10上,所述驱动电机40通过固定座42固定在送风壳体10上。[0017]所述安装柱30为圆柱体状构造,所述安装柱30中部开设有缓流腔31,所述安装柱30周侧间隔开设有多个通风槽32,所述通风槽32一端与缓流腔31连通,所述通风槽32呈弧状设置,以使得流经安装柱30内的气流能通过不同方向从通风槽32内流出,从而达到不同方向的送风需求;所述通风槽32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出风嘴33,以提高通风槽32的导风性能,使得从通风槽32出来的气流是朝出风嘴33导送方向喷射而出;所述出风嘴33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嵌入至通风槽32内,以避免出风嘴33凸伸出安装柱30外侧影响安装柱30的转动操作。
[0018]所述送风壳体10内侧部靠近安装柱30周缘设置有刷毛13,所述刷毛13紧贴安装柱30周侧设置,所述刷毛13密集分布,从而有效对送风壳体10内送过来的气流进行阻隔,使得送风壳体10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嘴33进入到缓流腔31内,并通过其他出风嘴33流出,完成对厨房新鲜空气的输送。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壳体10内设置有过滤网板50,所述过滤网板50用于对从进风口11进入的外部空气进行过滤,保证输送至室内的空气较为干净,避免外部杂质直接进入到室内影响使用者的体验度。[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壳体10于出风口12处设置有基座60,所述基座60围设在安装柱30下端部,所述刷毛13贴合设置在基座60外侧壁上。[0021]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时,开启风机20,外部新鲜空气在风机20的作用下进入到送风壳体10内,并送至安装柱30处,由于刷毛13的贴附作用,使得送风壳体10内的大部分气流经由安装柱30导送出去;具体地,驱动电机40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带动安装柱30转动,达到调节出风嘴33出风角度的目的,从而使得安装柱30内开设的通风槽32对着室内的各方向输送新鲜空气,配合在通风槽32端部设置的出风嘴33,使得从通风槽32出来的气流朝出风嘴33导送方向喷射而出。[00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送风管风嘴通过在送风壳体10一侧设置安装柱30,在安装柱30内设置缓流腔31及弧形的通风槽32,配合在通风槽32端部设置出风嘴33,使得从通风槽32出来的气流是朝出风嘴33导送方向喷射而出,再利用驱动电机40带动安装柱30转动达到调节出风嘴33出风角度的目的。
[002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
4
CN 210772653 U
说 明 书
3/3页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5
CN 21077265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