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据美国社会研究调查显示:20%的青少年由于上网出现情绪低落及孤独感,难道这不是网络使人疏远的一种体现吗?
问题二:请问对方辩友你认为网络上的低俗信息、不良网站会不会对网民产生不良影响呢?
问题三:对方辩友认为时空距离的缩短就必然导致心灵距离的拉近吗?(那对方辩友为何老是强调网络拉近我们的时空距离呢?)
问题四:请问对方辩友是否承认亲近的基础是信任呢?
问题五:请问对方辩友是否赞成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这个做法?答: 赞成, 你为什赞成呢?(可能谈及青少年自制力等等) 那对方辩友就是承认网络会影响到未成年人的学习、人际关系,不然怎么会去禁止
不赞成 对方辩友可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啊,禁止未成年进入网吧可是白纸黑字写近法律法规的啊。
问题六:对方辩友是否会给你的一个聊友经济上的援助呢?(是聊友哦)
答:那要看我们的关系咯。(对方辩友可真是善良啊,但是调查显示83.5%的学生表示绝不会给,93.7%的社会上的人表示绝不会给)
不会, 那对方辩友还是对网络的极度不信任,也是对网友的极度不信任哦。
问题七:请问对方辩友是否承认情感是要靠时间来经营的?
问题八:请问对方辩友网络挤占网民的社交时间,使得网民的社交时间减少,这难道不会使网民的人际关系疏远?
问题九:谈了青少年,我们现在谈谈成年人,20%的成年人经常访问各种黄色网站,这由怎么使得他与其他人亲近的呢?恐怕只会偏离自己的本性吧。
问题十:对方辩友我们扪心自问下,我们一个月又通过这个快捷的方式给你的亲戚朋友捎去过多少关心与祝福呢?追问:你确定我们的前辈,那些文化水平低的人会使用网络吗?(中国还有八亿农民啊,他们大多是不会使用网络的)更何谈网络使人亲近?
问题十一:对方辩友同样是来自社会研究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是造成父母与子女代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你如何说网络使得父母与孩子间更加亲近呢?
问题十二:网络传递的是一种信息,充其量是信息交流,难道信息交流等同于情感交流吗?
问题十三:对方辩友西方多国通过网络散播、误传我国对、拉萨打砸抢烧者进行非人道正压,并传播所谓的“证据视频”,请问这是如何使得我们与其他国家的人民亲近的呢?(或是:日本人呢篡改教科书,通过网络发布大量虚假的侵华事实,造成日本人对侵华历史的极度误解,请问网络是如何诗人亲近的?
问题十四:请对放辩友看一则漫画:一天八戒跑到唐僧那去说:“师傅,今天有个MM叫我帅哥”,坐在一旁的孙悟空笑着说:“小样,今天又上网了吧!”那么请问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问题十五:对方辩友应该很熟悉网络炒作吧,那么你认为网络的炒作导致我们对网络上传播的大量新闻都报怀疑态度,这是不是使得我们与社会的疏远呢?
问题十六:请问对方辩友认为对于网瘾少年来说网络是否影响到他的人际关系呢?
(中国的城市网瘾少年就达2404.2万,而且有网瘾倾向的还有1858.5万人,而且还在增长啊,还有农村的没算啊!网瘾评判标准:上网对青少年的学习,工作,人际关系带来不良影响。有百分之65%的认为上网很容易上瘾,很难控制)
问题十七:请问对方辩友在一个言论非常自由和一个言论受到很大程度的两个交流平台,你会更倾向于那个平台呢?
问题十八:2009年青少年网友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网瘾少年很难与周围的人相处好,与家长缺乏沟通或是互相不能理解,与老师同学关系不如非网瘾学生,请问对方辩友网络如何使他们亲近的,这难道不是使他们疏远了吗?(2009年青少年网友调查报告,城市网瘾青少年超过2404.2万人,有网瘾倾向的还有1858.5万人,这是多么惊人的数据啊!)追问:为什么他么会沉溺于网络呢? (是网络的巨大诱惑使他们上瘾,引出虎门销烟的例子)
《1》对方辩友可能说使人疏远的不是网络,而是人本身。
答:那按对方辩友的逻辑,林则徐虎门硝烟可是一个大错哦,因为错不在烟而是在人本身,所以林则徐销得不是烟,而应该是人啊!
《2》对方辩友从沉迷中导出,说按我方的逻辑那么沉迷于读书、沉迷于钓鱼也会使
人疏远咯?答:沉迷于读书、钓鱼当然会使人疏远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就是因为过分沉迷玉读书、写作而使得与朋友关系非常紧张,人际关系非常差啊。
《3》对反辩友说像个异地的恋人、远在他乡的父母同过网络互表关心怎么就疏远了呢?答:我承认此刻并未使的你与你的父母、朋友间疏远,但那也并不等于亲近呐。再者,我们谈网络应该看大多数网民在大多数时间在干什么啊。
难道不是亲近吗?
答:当然不是了,这只是信息传递快捷和方便的体现啊,这只是你们关系的一种保持啊。
《4》对方辩友谈到汶川地震、华人惨案。。。说使国家民族凝聚力增强,难道这是一种疏远吗?(拉近了我们与灾区人民的距离,网络成了拉近心与心之间的一座桥梁,这难道不是使我们与灾区人民更亲近了吗?)
答:对方辩友,这更是网络方便性和快捷性的一种体现吶。这只是通过网络使我们更快的知道这个消息啊。总理说过:多难兴邦。这就说明是难带来的凝聚力啊。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不也是空前的强大吗?
有用的数据:1.调查显示,网瘾青少年中“平常不主动与人交往”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网瘾青少年。在网瘾青少年中有38.0%的青少年“平常不主动与人交往”(这即是一种亲近)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截止到2009年12月,我国网名规模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28.9%。手机网民规模2.33亿。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47.3%男性冒充女孩,.7%有谈情说爱的嫌疑4,济南在押的1500名少年犯中,70%是网瘾造成的,北
京有90%的青少年犯罪与网瘾有关。2002年,浙江大学开除的120名学生大都是与沉迷网络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