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心对文章的重要性。
2、学会围绕中心,合理选择材料,注意详略。 教学重点:
1、借助课文,帮助学生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 教学难点:
学会围绕中心,合理选择材料,注意详略。 教学过程: 一、圈点勾画: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短文《突出中心》。 指导学生勾画重点。 1、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思想。
2、中心意思要鲜明突出,必须分清材料的主次。 3、选取那些最足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详细地写。 二、明确概念 何为中心?
中心即中心思想,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对于整篇文章的材料取舍、结构层次、语言表达起着统率作用,即文章的灵魂。
中心突出的基本要求就是集中、鲜明。 三、文段赏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就在伯父逝(shì)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hǔ)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hú)囵(lún)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第1页 共4页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hàn)》。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一天黄昏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从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扎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niè)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péng)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fū)上药,扎好绷带。
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ào),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和我们一起过春节时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佣(yōng)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提问:
(1)你能分辨出选文写了几件事情吗?试着概括出来。(选材) (2)选文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伯父?(中心)
总结:选择的材料必须围绕中心,刻画的鲁迅既然不是我们平常所了解的鲁迅,那选取的事件就要能
第2页 共4页
够表现我们所不知道的那个鲁迅,与家人相处时的鲁迅。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而是关爱小辈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的伯父。
四、写作指导 以“电视机前(餐桌旁)的一家子”为题,自定中心,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地点是“电视机或者餐桌旁”,人物是一家子,时间是早上还是晚上?周末还是普通的工作日?一家人在干什么?是每天都会有的一个普通的场景,还是一个特殊的、令人难忘的时刻?是其乐融融地吃饭或者观看节目,还是异常激烈的争论,亦或是一词郑重的讨论?总之,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就需要你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首先确定一个中心,然后围绕中心选材料,组材。
围绕中心,选择组材 1、审题训练
①先审题目的限定性:人物——“一家子”。地点——“电视机前”或“餐桌旁”。时间——特定时段,一家人聚集在电视机或餐桌前的时段。
②再审题目的开放性:时间——一年中的任何一天,可以是家人一起相聚在电视机前和餐桌前的时刻,也可以是家人先后出现在餐桌前的时刻。人物——没有设定重点需要表现的人物,可以笔墨均分。事件——可以是其乐融融的交流,可以是激烈的讨论,抑或是一次正好总的讨论,还可以是一场妙趣横生的家庭模仿秀。
2、提炼中心
可以表现亲人之间相互关爱、分享、欣赏、无私奉献的可贵,也可以表现两三代人 间相互沟通、理解、体谅、包容的必要。
3、选材组材
确定中心之后,对素材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组织,围绕中心,想好详写什么,略写什么,最后通过什么方式点明主题。
五、片段练习
每位学生先在本子上确定自己要写的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写一个小片段,交代清六要素。写完后同桌交换,看看同桌是否能从你写的事件中看出你所要表现的中心。同伴写下对你习作的评价。自己写出可做什么修改。
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作品,大家点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总结:这堂课,让我们明白,写作文的首先就要确定中心。中心确定之后,就要选择好典型的材料,并不是简单地把这材料记录下来就行了,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个材料来表达中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材料就是“要有事情”,而“要有事情”就必须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把我们经历的事情记完整,写清楚。 同学们,大家可以将我们刚才写作的作文片段进行适当的充实,例如添加上恰当的开头和结尾,通过什么
第3页 共4页
方式点题,写成一篇完篇文章。另外,命题作文请不要乱改题目哦!
附文
《电视前的一家子》
在我家,战争是随时会爆发的,特别是每个星期六的晚上,那是看电视的黄金时间,也就是这个时候,我们家都会展开一场激烈的战争——“电视争夺战”。
今天晚上吃过饭后,大家就各自做各自的事:爸爸看报纸,妈妈织毛衣,我写我的作业。可是一到电视播出的黄金时段,大家便你争我抢互不相让。于是,一场家庭“电视大战“由此拉开了序幕。我《快乐大本营》刚看到精彩之处,谁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爸爸偷偷地把电视调到了足球赛。我叫嚷着刚想换台,又被妈妈捷足先登,把电视调到了电视剧。“你们那么大了,还跟我抢看电视,我每星期只能看一次电视,好不容易挨到今天,你们还跟来争!”我委屈地说。接着爸爸倚仗身强力壮,拨开我们,又按到直播足球赛的频道,并且用身体遮住屏幕……就这样,你拉我扯,无济于事,大家只好据理力争。爸爸嬉皮笑脸地说:“孩子,你就让爸爸一次嘛!看足球比赛好比做数学,一环接一环,连一个细节都不能错过。如果少了一环,不就没趣了?”妈妈也不甘落后,振振有辞地说:“电视剧这几天虽然每天重放,可我连续加班好几天,好不容易今天空闲下来,可又被你们俩给搞砸了,足球比赛明天可以看报纸嘛……‘‘那我呢,每个星期六才能看一次电视,好不容易才到星期六,你们又不让我看我喜欢的节目,真没意思!”我噘起嘴巴,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不满地加上几句。
就在全家争吵不休的时候,忽然,屋子里一片漆黑全家安静了,原来停电了。“好啦,现在谁也别看了”妈妈说。没想到这场家庭大战居然是这样结束的,可能是供电的都看不下去了,于是帮了我们一把。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