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听课反思 2

听课反思 2

来源:测品娱乐


作文课,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4月17日,领导通知我要上一节作文公开课,并且是同课异构。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更多的是惶恐。在纠结与不安中我终于静下心来接受了我要上这节公开课的事实;在痛苦与挣扎中,我终于备好了这节课;在紧张与担心中,我终于上完了这节不能复制、没有先例的《表达与综合实践课 动人的事》作文课。课后,听着专家们的点评,两天来,我的心绪不能在触碰那个敏感的字样——作文,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上公开课的不易,尤其是上作文公开课的不易。

记得在评课时,青西中学苟校长曾说过一句话“你们是作文教学中敢吃螃蟹的第一人”。这句话即道出了上作文课的不易,也说出了以后作为语文教师教师授课的重点。细细回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是不是重视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不是将作文训练落到了实处?是不是教给了学生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作为上这堂课的一位教师,个中的滋味,真是难于言表。下面,就来说说我感触颇深的几点:

一、 备学生之不易。

相对城市孩子而言,农村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孩子见得少,听得少,读得也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生活内容单一。学生在课堂上因为底气不足,胆量过小,不敢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在写作实践中,学生的作文很多时候题材都是雷同的,内容很单一。其次,作文内容的贫乏,有大、空、抄的弊病,缺乏真情实感。见识面的狭窄决定了学生作文内容的单调、空洞。学生的作文

1

或者按照老师的要求写亲身经历的,就存在空洞的弊病,如写事一类的文章,学生大多用流水帐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难以写具体;或者找来一些作文书,作文刊物照搬照抄,或是采用移花接木的方法过多的借鉴,根本不是自己亲身经历,长此下去,就会让学生产生依赖的心理,即某天要是不看作文书了,将不知从何处落笔。再次,学生写作技能差、语病多、不会使用标点符号,作文缺乏创新精神。我们的语文课堂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比较单一,教学上存在无计划和脱节的弊病,造成学生的写作技能较差。如学生写人的作文里,他们不知道怎样将人物写生动、写活,什么地方用神态、动作来描写,描写人物时可用上哪些学过的生动的词语、句子等。这样。在作文内容的具体上功夫不够就很难妙笔生花,就难以谈作文的创新精神了。

二、备教材之不易。

综合实践课,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即要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教材内容做一个总结和提升,又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在备教材的过程中,即要备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又要紧扣本课主题“动人的事”。不管是开头的导入,中间图片的选定,学生互动的话题,学生例文的敲定,还是片段练习的内容,以及作业的布置,都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拿捏,既无范本可循,更无经验可照。

三、课堂环节设置之不易。

因为是第一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上作文课,我的内心对于课堂环节的设置纠结了很多次。就拿导入来说,怎么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克服紧张情绪,把自己大胆的暴露

2

在众目睽睽之中,这对于我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村老师来说,又是一大挑战。而对于平时十分熟悉的学生,让他们在没有教材范本的情况下畅所欲言,说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我的心里也没底。因此,“万事开头难”,让我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而上完这节课,听着专家们的点评,让我感触更深的是:在中考、大语文教学观和学生现状之间如何上好作文课?如何让作文公开课不在是花拳绣腿,而能真正还原语文的本真?如何让作文教学成为常态化?这些问题都将是我以后语文教学实践中勇于尝试和思考的问题。

总之,细细品味这节课,我痛并快乐着,痛的是我经历了一场“煎熬”,快乐的是从中我得到了锻炼,聆听了专家们的教诲,认识到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指明了努力地方向。也让我真正感觉到了作文课,尤其是作文公开课,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