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谈弘扬红色文的意义和作用1000个字
在我看来,当今的文学要发展,不应忽视也无法忽视红色经典的存在。文学之事,从来不仅仅是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形式技巧之事,它是生命的一种审美存在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说,审美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最高表现形式,因为它是人的心灵之事,营造的是人的精神家园,它聚敛的是对真善美的热爱与向往,对假恶丑的厌恶与抛弃,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对现实生活境界的升华。红色经典是中国党历史上一群先进分子的精神世界的文学呈现,表现的是一个时代民族的心灵和审美理想,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存在和审美符号。虽然它与今天的文学有了时代的差异,但文学的发展由传承到创新的规律,使它必然地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获得的文学经验和成果已经构成了当今文学的基因与传统。这样看来,仅从一个视角和标准评价红色经典是远远不够的。
当今的文学写作应该也完全能够从红色经典中汲取养分。文学写作无论是咏物还是感怀,都是需要境界的。“境界说”是中国古典文学重要的范畴,作者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作品就会营造出什么样的艺术境界。在红色经典中,将人民大众作为文学的主人是时代文学的追求,这种对社会历史必然要求的回应,是时代文学的进步。在表现人民大众追求理想生活的乐观精神、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友爱互助的奉献精神时,红色经典也表现出作者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当年红色经典追求和创造的超越一己之利的高远艺术境界,
是那个时代最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当今的文学写作缺乏的,需要学习和汲取。
文学写作不会在真空中存在,它必然要受到各种力量的制约。如果说红色经典受到了一定的政治干预,那么当今的文学写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市场“经济力”的操纵。我们的文学世界里时常失去理想、信仰、乐观、进取、诚信、友爱、优美、崇高、典雅,却让自私、享乐、权谋、诡计、暴力、仇杀、乱伦、荒诞、无耻、丑恶泛滥。这里并不是彻底肯定或者否定某一年代的文学,而是主张要以科学的态度,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的视角观照不同时代的文学,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自觉的文学精神,繁荣中国当代文学。在当今挣脱“经济力”对文学的束缚时,需要在红色经典中积极地汲取已经获得的那些宝贵的精神营养。这里还要指出的一点是,红色经典是现代汉语的文学写作达到历史高度的代表作,它对中国优秀文学传统的继承,它所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方式,它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丰富与雅正,已经成为现代汉语文学在一个时代的文学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