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的 思 考
良乡二中 张勃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知识教学为载体、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习兴趣,从而形成持久学习的愿望和学习能力”
去年,学校领导带领一些教师走进山东即墨二十八中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而我当时恰逢市骨培训参与送课活动,便没去。虽没有身临其境,但听了同事们的叙说及阅读相关材料后,那样的学习模式还是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它真是一种一学就会简洁高效的神奇教学策略吗?
课堂上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一师一友,最终实现师友互助双赢。这样的课堂达成率很高,学生的参与面较广,是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上的每一次发言都是师友一对一同起立,都由学友先回答,师傅再做补充和评价。这样给了后进生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发展自我,也给了他们更多关注、鼓励与帮助。让那些学习本来较弱,没有自信的学生,也能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师傅再给学友讲解和帮助的时候,也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从学习,模仿,到后来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之间的感受较深。一般课堂老师讲的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较少,部分学生上课时学习主动性差,效果不佳,甚至部分学生会被遗忘。师友互助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活动,或自主学习,或互助交流,老师讲解不能超过15分钟。同时采用一对一结对形式,有效消除了课堂学习的死角,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学生开始时新鲜,热情很高,尤其是学师,不遗余力地帮助学友,学友也配合,乖乖地听师傅讲解。后来,我发现一些问题,一是课堂上学生说多了,学习任务不能如期完成,二是实验一段时间后学生的新鲜劲过了,出现了“学师怨,学友等”的不利局面,就是学师埋怨学友笨,不学习,而学友被动地等着学师讲,自己懒得想问题。
带着新的问题,我进行了新的思考。虽然即墨二十八中的课堂教学容量有时略显不足,但却取得了课堂高效。学生不仅学会了、而且会学了,各种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我总担心改革后课堂教学容量小,担心师友互助下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其实再认真反思我自己过去的课堂,作为教师,我比较强势,听惯了同行对我的“讲课有深度,有水平”的评价,有时自我陶醉,往往是我完成了“教”,自认为教的很精彩,而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在知识的云雾中,并没有完成“学”,结果就纯知识教学而言也没有完成任务,可能更多的课堂是在做“夹生饭”,但是为了获取较好的成绩,又不得不花费更多的课下时间去进行重复的讲授和机械性练习。尽管教学成绩在平行班中不错,但感觉学生还是被动学习的占多数。
通过反复思考,我认识到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甚至解决了“如何面向全体兼顾差异的矛盾”,表面上课堂密度不大,但知识的精华,解题的法眼学生已悟出,还在乎课堂上少一两道练习题吗?实际上我们做教师的都明白,“差生”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
是教师的关注不够造成的,因为我们没那么多精力照顾到每个学生,而师友组合的出现,弥补了教师不能时时关注每一个差生的缺陷,“小师傅”时刻督促自己的伙伴思考问题,解答问题,能把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课堂内解决。这样的课堂给了后进生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发展自我,也给了他们更多关注、鼓励与帮助。让那些学习能力本来较弱,没有自信的学生,也能对学习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自信。师傅再给学友讲解和帮助的时候,也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
对于“师友怨,学友等”这种现象,我加大了培训力度。“因为我的存在而让别人更幸福”这是我校倡导的做人准则,我想到“雷锋精神”就是即墨二十八中的校魂,他们逐渐将雷锋精神渗透到课堂中来,渗透到“和谐互助”课堂教学中来。在师友的培训中我大力宣扬互助友爱的雷锋精神,学会倾听、欣赏、鼓励;不要急于求成,抢角色,“感谢学友,是他成就了我”成为师友心中的助人理念。在对学友的培训中我强调自立自主,自尊自爱,在学习上必须首先思考,刻苦钻研,然后不耻下问,敢于质疑。对师友有感恩之心,有与师友共同进步的信念。
以数学为例,培训师友对学友的指导作用:
①师友要注意对一个问题的解答不要重结果而要重视思维过程。 ②师友和学友在不断地帮助过程中不仅仅是更牢固的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能力,尤其是师友本身提问检查学友的过程就是自己对知识的再次理解和巩固的过程,同时思维能力也逐步得到锻炼。
③师友互助遇到难题,连师友都无法解决时,鼓励师友与师友间的讨论,甚至与教师的交流,教师适时根据问题的普遍性在全班交流、总结时讲解。 ④师友常用语言:你是怎样思考此题的?根据什么? 你哪一步不明白(或想不通)?
这个问题你回答的不错,说明你对这个知识点掌握了。 这个问题你掌握的不好,要注意听讲和练习。 我给我的学友补充一下(或更正一下)
⑤师友要随时发现学友的闪光点、突破点,及时汇报给老师,表扬、肯定,充分调动师傅互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数学为例,培训学友如何寻求师友的帮助
①我这个问题(哪一环节)没想通,请你帮我讲讲。 ②你帮我看看这个问题我做的对吗? 谢谢! ③你监督一下我吧,我今天有些懒散。
③这个问题有什么规律?突出体现了哪种数学思想?我们能一起总结一下吗?
又经过了几周,师友互助初见成效。我想,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并不神秘,只不过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成就了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在改革的过程中还会不断涌现出新问题,我还要继续探索出适合我的学生的更好的互助方式和方法。
互助学习带来的思考 有利方面:
1.基础知识方面较原来扎实。
2.数学概念的挖掘越来越广,越来越深。
学师不仅自己会做题,还要学会如何分析题,如何理清解题思路,如何把例题(习题)和更多同类的题、相应的知识点和拓展点联系起来,如何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系统,等等。
会编题,会提问,会质疑
3.学师的数学素养提高的较快,竞争意识较强。 4.加深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感情。
问题:
1.师友互助的动力不足,缺乏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 2.预习带来的困扰(我们不能只看到人家的表面现象) 3.学生交流时有不彻底、躲避、不积极的现象。 4.如何在培养尖子生同时兼顾落后生?
5.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家长反映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