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成绩分析与评价报告. 九 年级 语文 学科成绩分析与评价报告
( 阿克苏市第六中学 姓名:冯新玲 )
一、 引言
本次试卷为南疆四地州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坚持新课程标准;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综合能力;展现学生的的基本素质;试卷从基础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这四个方面考察学生九年级上册语文学习情况;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养;对今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具有导向作用。
二、 成绩分析
成绩统计分析:
我校九年级本次参加语文学科考试的总人数为723人;根据学生成绩统计;其中平均分为63.67分;优秀人数为8人(85分以上含85分);优秀率为1%;良好人数为82人(75分以上含75分);良好率为11.34%;及格人数为421人(60分以上含60分);及格率为58.23%;基本合格人数为186人(45分以上含45分);基本合格率为25.73%;低分人数为5人(低于35分含35分);低分率为4.84%。 试卷难度分析:
本次试卷试题范围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书本及课外阅读;试题难度适中、题量安排合理;内容符合九年级学生本阶段学习范围;试卷既有对课内书本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也有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察;是一份不错的阶段性综合试卷。试卷分为基础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四个部分。
三、 归因分析
1. 基础积累与运用: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
本版块试题内容紧扣教材;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有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语、辨别语句、读图分析、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等。常用字的读音和常用词语的书写全部从教材“读一读;写一写”中或课文中选取;名著阅读和古诗文默写也选自教材课文或教材后面推荐的篇目。但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固;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识记不准。读图题学生完成情况良好;学生都能从图中得出节约水资源这一主题。名著阅读失分严重;原因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够;对名著故事、人物、情节了解太少。古诗文默写;一些学生背诵效果不好;默写不准确;出错较多的字:“诸侯”的“侯”、“遣冯唐”的“遣”。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一些基本知识还不会在语境中实际运用;没有转化为能力。
2.文言文阅读:选文是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唐雎不辱使命》;得分率不高;本篇在复习时多次练习过;但学生的的分率仍然不高。原因在于部分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识记、重点语句翻译都记得不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不到位。
1 / 3
3.现代文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悟和表述能力。
课内选读部分失分原因是对学过的课文和知识点掌握不牢;课外选读得分率较低;学生审题不清;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
课内选读文段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敬业与乐业》;得分率较低;很多学生对文段的内容归纳不到位;主观题答得不好;这归咎于对学过的课文熟悉度不高;平时对学过的课文就放在一边不予理会;只在考试前随便看了看;未做深度理解和记忆。课外阅读文段选的是小说;学生对情节的把握存在问题;个别学生根本连小说的故事内容都看不懂;分析总结人物形象不够准确;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判定不清;审题不仔细;在答题时答非所问东拉西扯;答非所问。
总的看来现代文阅读题都失分最多;存在问题最大。整体感知内容题、筛选信息题、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题、联系生活的开放题得分率高;而需自己分析、理解、感悟、概括、语言运用等题失分较多。一些学生答题脱离文本;架空分析、想当然回答。说明学生平时习惯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语文;亲近文本的时间不足;不能入情入境地品读文本;缺乏对局部语言表情达意妙处的体味、探究;缺乏语感;不能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还有些学生文体知识掌握不牢;概念不清;出现混淆。
4.作文:审题不清;主题不突出;结构安排欠合理。
本次作文为半命题作文:“读九年级;我多了一份 ”;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题目和生活实际补充题目;选择“责任”“成熟”“宽容”等词语;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补充题的时候选择了不利于行文的词导致作文主体不突出;写不够字数。部分学生在作文的结构安排和材料选择上很混乱;没有明确的主题。部分学生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这都对作文的得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2、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
4、答题不规范;书写不认真;经常写错或答错。字迹不工整;书写马虎;答错后乱涂乱擦。
2 / 3
5、对学过的课文和知识点掌握不牢;审题不清;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
四、教学建议
1.抓好基础积累:平时教学注重听写、默写、背诵等考察基础积累的好方法的使用;坚持长期积累;探索更好的方法。教师教学中要真正理解领悟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重视课标研究;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掌握;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利用课外时间发动学生多看书;多看名著;增长知识。
3.课堂上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学生;提升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 4.注重闻言教学;扎扎实实落实好文言实词、虚词的识记和课文背诵。
5.增加学生的练笔写作;从审题、开篇、布局、结尾等环节分步骤加强练习。 6、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能力训练;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习惯。审题、解题、答题、表述、书写的规范和完整;既是考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在讲练当中;对规范应长抓不懈;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7、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适当拓宽知识;不断整合学习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自己承担的学科教学地位。要重视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增强语文课堂吸引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学生学习的态度;达到提升成绩的效果。
3 / 3